彰化種畜繁殖場
- 內容
彰化種畜繁殖場正門
場長:王勝德 場長
地址:52149 彰化縣北斗鎮大新里拓農路80號
電話:048-884106
傳真:048-886183沿革
本場最早前身為臺灣總督府農商局拓士道場,民國25年於臺中州北斗郡北斗街成立運作,是臺灣3個拓士道場中規模最大的。當時設有場長1名、教師5名、書記2名,所屬農地 94甲、建地11甲,合計105甲。光復後由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農林處接收,民國35年改隸臺灣農業試驗所嘉義畜產分所北斗分場,民國37年出租民營為農林公司中部牧場,民國44年回歸臺中區農林改良場(民國49年改為臺中區農業改良場)之北斗分場。民國62年臺中區農業改良場之畜牧課及北斗分場合併改隸臺灣省畜產試驗所成立彰化種畜繁殖中心,至民國65年改名為臺灣省畜產試驗所彰化種畜繁殖場,民國88年因精省業務調整,改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彰化種畜繁殖場。
本場目前佔地11.7公頃,現有編制職員11人、技工友14人。早期業務以繁殖推廣為主,包括桃園豬、雙溪豬、美濃豬等本地豬種及寄養女牛、安哥拉兔及蛋雞等之配種繁殖。隨著時代變遷,民國63年安哥拉兔、本地豬種及寄養女牛配種繁殖等業務移回總所。民國103年因應組織改造,所有豬隻業務移回總所,而增加火雞研究及輔導業務,故本場目前試驗研究業務以鵝及火雞為主要範圍。
主要業務
- 鵝品種選育及改良。
- 鵝及火雞之營養與生理研究。
- 鵝及火雞之飼養管理及經營模式建立。
- 華鵝、黑天鵝種原保存及利用。
- 優良種鵝繁殖推廣。
- 養鵝及火雞產業輔導。
- 養鵝廢棄物資源化與節能減碳技術研究。
近來業務成果
1.場區生物安全提升:
2.結合環控禽舍、光照及飼養管理等技術,可調整種鵝於非產期產蛋,除突破種鵝 產期限制而讓全年均有肉鵝生產,減少產銷失衡機會而改變養鵝產銷結構之外,將種鵝飼養於恆定環境亦提升其繁殖效率,可提升平均產蛋率20%。
3.智慧型水禽產蛋辨識監控系統搭配平飼選育管理技術,可早期淘汰寡產種鵝以減少飼料花費,以1棟種鵝舍3,600隻種鵝為例,約可早期淘汰900隻寡產鵝並減少60萬之飼料費支出。
4.育成白羅曼鵝高體重品系(北斗白鵝畜試壹號)推廣作為民間種鵝場之公系,並輔導其選留自家產蛋性能佳之母系,生產品質穩定之商用肉鵝,95-106年計推廣種公鵝4,712隻,估計衍生肉鵝產值約2.23億元。
5.建立最少疾病(Minimal Diseases,MD)鵝生產供應體系,篩除禽流感、水禽小病毒等7種鵝隻常見病原體,除供作生醫用之實驗動物,亦供民間種鵝場作為清淨種原。另提供一套清淨種鵝生產技術,包含飼育環境、設施規劃、健康監測及標準作業程序建立等,輔導種鵝場生產清淨種群。
6.成功以人工飼養繁殖澳洲黑天鵝,累計推廣500餘隻,推廣地點200餘處,後續並提供飼養技術諮詢,有效為休閒農業增色,協助其發展。交通位置圖
- 搭高鐵:彰化高鐵站。
- 搭火車:田中火車站。
- 開車:國道一號北斗交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