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期別
- 2024-57-3-212-221
- 作者
- 陳勃聿、范耕榛
- 關鍵字
- 燕麥、生長期、青貯、芻料品質
- 摘要
- 本研究以3 個燕麥品種Saia (Avena strigosa Schreb.)、Swan (A. sativa L.) 及Mount one (A. sativa L.) 為參試材
料,田間採逢機完全區集設計(randomized complete block design) 4 重複,以探討不同收穫期對燕麥產量、化學成分
變化、青貯品質及消化率之影響。燕麥在孕穗期開始收穫,乾物產量由9,130 kg ha-
1
顯著增加至軟熟期的19,300 kg
ha-
1
;乾物率也有相同趨勢,由孕穗期的13.1% 大幅提升至軟熟期的37.8%。燕麥粗蛋白質(crude protein, CP) 含量
由孕穗期的17.6% 降至軟熟期的9.6%,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ater soluble carbohydrate) 含量則由4.4% 升至9.5%。
中洗纖維(neutral detergent fiber, NDF) 及酸洗纖維(acid detergent fiber, ADF) 含量皆在抽穗期達到最高,分別59.6%
及36.4%。燕麥的青貯評分以孕穗期收穫最優,可達到佳的等級,其青貯料的CP、NDF 及ADF 含量分別為13.3、
46.1 及32.4%,顯示品質優良。此外,在孕穗期的試管乾物消化率(In vitro dry matter digestibility) 及相對飼養價值
(relative feed value) 表現也比其他收穫期為優。晚熟燕麥Swan 及Mount one 的青貯製作以孕穗期為佳,而中早熟燕
麥Saia 因抽穗期製作的青貯料評分最高,故此時收穫較為合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