餵飼不同芻料對荷蘭種泌乳末期牛隻瘤胃微生物 及乳成分之影響
- 期別
- 2024-57-2-114-123
- 作者
- 王思涵、廖曉涵、李佳馨、陳小明、蕭振文
- 關鍵字
- 完全混合日糧、瘤胃微生物、乳成分
- 摘要
- 試驗旨在探究餵飼不同禾本科芻料,對荷蘭種泌乳末期乳牛瘤胃微生物及乳成分之影響。挑選產乳量及泌乳
天數相近之泌乳牛共計 10 頭,逢機分為盤固草組(P 組)與百慕達組(B 組),每處理組 5 頭泌乳牛。試驗期為
21 天,試驗開始 0 -18 天為適應期,第 19 天開始連續 3 天進行乳樣收集,並於試驗結束前採集瘤胃液。試驗結
果指出,P 組與 B 組乳牛群瘤胃中分別具有 2,071 及 1,974 個獨特微生物物種去氧核醣核酸條碼存在。P 組與 B 組
牛群瘤胃微生物均由 Bacteroidetes、Firmicutes、Proteobacteria 及 Tenericutes 四個優勢菌門主導。但優勢菌門在兩
個處理組樣品相對豐富度有所不同,Bacteroidetes 作為第一優勢菌門在 P 組樣本中的相對豐富度為 69.81%,高於 B
組中 67.22%。P 組與 B 組牛群樣本中相對豐富度最高的屬為 Prevotella,占比分別為 49.45% 及 50.38%。以屬的級
別進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以評估處理組之間瘤胃微生物組成的差異,結果顯示 PC1
和 PC2 分別佔瘤胃微生物群組成變異為 22.16% 和 19.73%。在 PC1 變異貢獻度較高的主要細菌為 Prevotella,而
Pseudobutyrivibrio、Kineothrix、Butyrivibrio 及 Alistipes 則為 PC2 變異貢獻度較高的細菌。P 組與 B 組牛群其產乳量、
乳脂肪率、乳蛋白質率、乳糖率、無脂固形物率、尿素氮及檸檬酸等間皆無顯著影響。但是,P 組牛群乳中新合成
型脂肪酸(0.98 vs. 0.75 g/100 g of milk)含量顯著高於 B 組(p <0.05)。綜上試驗結果,荷蘭種泌乳末期乳牛群,
餵飼不同芻料組成其瘤胃微生物組成相似,但比例不同,瞭解不同禾本科牧草完全混合日糧對泌乳牛群瘤胃核心微
生物組成與乳成分變化,將有助於開發出瘤胃穩定且能發揮產能之國產芻料可能最適應用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