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產蛋數臺灣土雞近親品系台畜一號之受精率與孵化率研究
- 期別
- 2025-58-1-1-14
- 作者
- 林德育、賴永裕、蔡銘洋、洪哲明、朱家德、曾淑貞
- 關鍵字
- 雞、精子前進活動力、受精率、孵化率
- 摘要
- 減少繁殖批次可減少雞隻選種時的批次差異及人力與經費,而增加種蛋收集天數與貯存天數可減少雞隻繁殖更新族群所需的批次。本研究應用臺灣土雞近親品系台畜一號品系 L7、L9、L11 及 L12 選育族群,以一個世代一個批次來繁殖更新下一世代,並進行公雞精子品質分析以探討公雞精子品質對種蛋受精率、胚胎死亡及孵化率的影響。結果顯示,四個品系候選種公雞之 16 週齡體重、公雞精液量、精子濃度、精子活動力 (motility) 及精子前進活動力 (progressive motility) 在品系間皆有顯著差異 (P < 0.05),而精子存活率 (viability) 在品系間則無顯著差異。種雞之種蛋受精率、種蛋孵化率、受精蛋孵化率、種蛋早期胚胎死亡率、晚期胚胎死亡率及全期胚胎死亡率在品系間皆存在顯著差異 (P < 0.05)。受精蛋孵化率與種蛋早期胚胎死亡率在世代間存在顯著差異 (P < 0.01)。本研究選留種公雞以精液量 0.3 mL 以上、精子濃度達 3.0 × 109 個精子 /mL 以上、精子活動力達 70% 以上、精子前進活動力達 30% 以上及精子存活率達 60% 以上為選留標準,連續收集 20 天的種蛋,貯存於 14℃貯蛋室後進行孵化,兩個世代種雞之平均種蛋受精率、種蛋孵化率及受精蛋孵化率仍分別可達 91%、77% 及 83% 以上,顯示此種公雞選留條件與配種繁殖流程可以做為從事雞隻育種工作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