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期別
- 2004-037-3-0223-0232
- 作者
- 林德育、黃鈺嘉、陳若菁、魯學智、黃政齊、張秀鑾
- 關鍵字
- 山羊、黏多醣症、遺傳缺陷。
- 摘要
- 山羊黏多醣症 (mucopolysaccharidosis) 第三型,俗稱G6S,是一種遺傳缺陷所導致的代謝性疾病。為瞭解該遺傳缺陷在台灣羊隻的概況,並確認其遺傳模式,第一階段以 1998年採集東部某一種羊場的努比亞山羊種羊 20 頭 ( 2 公18母)、吐根堡山羊 20 頭 ( 4 公 16 母) 及台灣土山羊 21 頭 ( 1 公 20 母) 血樣DNA,共計 61 個樣品進行G6S檢測,初步結果在努比亞山羊中高達 25% (5/20) 帶有此不良基因 (雜合型),而在所有檢測樣品中吐根堡山羊與台灣土山羊皆為正常型。第二階段再採集該場 2002 年全場 93 頭純種努比亞山羊與96頭含努比亞山羊血統的雜交羊 (努比亞山羊與台灣土山羊) 進行檢測,結果顯示,高達 24.3% (23/93) 純種努比亞山羊為雜合型個體,3.1% (3/96) 含努比亞山羊血統的雜交羊為雜合型個體,但未發現有病型 (隱性純合型) 個體,進一步分析各項系譜資料,結果支持G6S屬簡單隱性遺傳模式。努比亞山羊在台灣肉用山羊生產體系中扮演雜交與級進的重要角色,有病型的山羊體型小、發育遲滯,影響整體肉用山羊的生產效率。 藉由G6S簡單隱性遺傳模式特質篩檢淘汰雜合型種公畜可快速降低此不良基因頻度,但是全面清除此一不良基因仍需全面篩檢努比亞種母羊群方可達成。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