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期別
- 2025-58-3-172-182
- 作者
- 蔡立中、李姿蓉、鍾萍
- 關鍵字
- 狼尾草、含鹽灌溉水、耐鹽性、生理指標
- 摘要
- 臺灣國產牧草自給率偏低,若能將濱海土地開發為新生耕地種植牧草,不僅能增加種植面積及國產牧草之供 給,還能活化閒置土地。本研究以狼尾草 (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 台畜草三號、八號及九號作為研究材料,以澆灌 A. 0% ( 對照組 )、B. 0.3%、C. 0.6% 及 D. 1% 之氯化鈉 (Sodium chloride, NaCl) 溶液來模擬狼尾草生長於不同鹽分環境,調查其品質及產量,並配合生理指標評估其生長狀況,以評估不同狼尾草品種之耐鹽性。調查結果顯示三個狼尾草品種於 0.6% 與 1% NaCl 鹽水澆灌處理之鮮重產量皆顯著低於對照組。將 SPAD 值 (soil-plant analysis development value) 及電解質滲漏率 (Electrolyte leakage rate) 分別與乾物產量進行相關性分析,其相關係數皆接近或 大於 0.7,屬於高度相關。因此 SPAD 值及電解質滲漏率皆可很好地表現狼尾草於鹽分逆境下產量之改變。狼尾草植體營養成分受澆灌鹽水影響而改變,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及澱粉含量在澆灌鹽水後顯著降低,鉀、鈣及鈉含量則隨著處理組鹽度提高而增加。臺灣南部沿海地下水鹽化嚴重之區域,其地下灌溉水電導度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EC) 值最高約為 3 mS/cm。在本研究中,0.3% NaCl 處理組之灌溉水 EC 值約為 6 mS/cm,而三個狼尾草品種之乾物產量 皆與其對照組無顯著差異,顯示狼尾草應具有承受臺灣南部沿海含鹽灌溉水鹽度之潛力。然而本研究僅探討澆灌鹽水之影響,實際種植於鹽土環境對狼尾草之影響仍待進一步研究闡明。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