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期別
- 1998-031-3-0251-0262
- 作者
- 黃瓊姿、張秀鑾、陳念琪、李世昌、H. de Rochambeau、戴謙:
- 關鍵字
- 雷克斯兔、毛密度、換毛週期。
- 摘要
- 本試驗主要目的為建立台灣雷克斯兔毛皮成熟前各換毛週期間兔毛生長情形及變化過程之基本資料,並探討雷克斯兔於台灣環境中達最適合屠宰之日齡,以改善兔毛皮品質、提高兔農經濟效益及作為改良兔毛皮品質試驗研究之參考。逢機選取海狸色雷克斯兔(Castor Rex)公 16 隻,母 14 隻,錦企拉色雷克斯兔(Chinchilla Rex)公 11 隻,母 12 隻,自三週齡起每週剃除身體一側的毛,直到兔隻 24 週齡時結束。試驗期間觀察並記錄黑色素細胞沉積變化情形,作為估算各換毛週期日齡之依據;同時使用毛密度測量儀器(Compacimeter)測量毛的密度,並記錄所剃毛的重量,以瞭解台灣雷克斯兔毛生長變化情形。此外,亦以剃毛後兔隻黑色素細胞沉積的變化情形,估計各換毛週期日齡。雷克斯兔第一次換毛日齡,在海狸色系與錦企拉色系平均分別為 31.3±2.3 與 30.5±2.9 日齡;第二次換毛平均日齡則分別為 75.1±12.2 與 71.3±6.8 日齡;第三次換毛平均日齡分別是為 131.2±17.2 與 133.9±14.6 日齡。所剃下之兔毛重量自生長期開始重量逐漸增加,直至達一頂點後,再隨著復故期的開始逐漸減少至休止期呈現生長停止的狀態。毛密度分析結果顯示:兔隻第三次換毛週期時,毛皮趨於緊密,且在休止期時毛密度呈現最佳的狀態,故台灣雷克斯兔之最適合屠宰的日齡應為第三次換毛週期的休止期,最適合屠宰日齡平均為 132.8±15.6 日。此外,因兔毛重量係受各換毛週期間兔毛生長情形息息相關,故在生長初期與休止期時,剃下之兔毛重量為最輕,直至生長期後始再逐漸增加。
回頂部